世界观点:万宁和乐镇:215亩撂荒地焕生机
【资料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6日消息(记者 张野)随着一株株荒草的倒下,一块块新土被翻起,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芬芳,万宁市和乐镇发兴村发兴洋210亩撂荒地已实现复耕复种。5月,撂荒地复耕复种再闻稻花香……
复耕复种后,和乐镇发兴村发兴洋210亩田地稻花飘香。和乐镇政府供图
“这一茬水稻能赶上早稻种植的黄金时间,要得益于水利设施的修建。”发兴村党支部书记苏辉虎说,针对撂荒地设施条件较差、农民复耕意愿不强的实际,和乐镇组织人员配套完善灌排水、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田洋水利设施修建,保障210亩农田耕作生产用水需求。现210亩的早稻已经收成了100亩,剩余的110亩正在陆续收割中。
通过复耕复种,昔日的撂荒地如今重现生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复耕景象。看到过去无人问津的土地,变成如今抢手的“香饽饽”,种了一辈子水稻的村民开心不已。“这一茬早稻收割完毕后,我们将抓住晴好天气,对种植地进行晒田、排水、打田,加强田间病虫害防治,确保下一茬水稻稳产丰收。”发兴村村民苏大哥说道。
和乐镇西坡村探索“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和乐镇政府供图
另一边,位于西坡村琉川洋的5亩撂荒地正念好“土地经”,通过和乐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决定试验开发“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方式在保障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湿地资源开展水产养殖,形成季节性的农渔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具有不与粮争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特点。
蟹稻共生模式让曾经撂荒的闲置土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不仅独辟蹊径地破解了复耕复种的问题,还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不易,现在处于验证阶段,相信通过努力,在助力和乐蟹品牌打造的同时,拓宽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渠道。”西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天雄说道。
荒地生“金”,和乐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和乐镇将不断探索撂荒地复耕复种新方法,强化复耕复种后的田间管理,在“产中培优,优中增收,收中致富”, 将撂荒地变成农民的“致富田”,进一步激发全镇农民群众向撂荒地要效益,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确保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