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制造,何以绿意盎然
先说两组关于无锡的数据:
“十三五”期间,无锡单位GDP能耗降幅累计达到18.69%,单位GDP能耗值是苏南城市里最低的。
2020年,无锡以746.21万人口,创造了12370.48亿GDP,以人均GDP为16.58万元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前不久,2021经济数据公布,尽管受疫情影响,前十的位子经历了一次洗牌,但无锡仍是以18.77万元人均GDP再度蝉联榜首。
【资料图】
将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看,形成了一道在如今双碳背景下,许多城市都在研究的课题:
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的同时,又能平衡好生产力对环境的影响?
无锡的这张示范卷给得非常标准,一方面单位能耗是整个苏南最低的,另一方面,它与绝大多数发展中城市一样,将工业视作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5126.2亿元,占GDP比重达41.4%。
逆势而上的关键原因是找准了赛道。
从2017年开始,绿色制造成为无锡工业发展的新趋势。那一年之后,国家工信部每年都会评选绿色制造名单,无锡企业江南电缆、上能电气、兴澄钢铁在第一年就跻身其中。
而后的四年,无锡的绿色工厂数量成倍增长。
从2017年到2021年,无锡聚集了1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9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28家企业入围省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4类产品评为绿色产品。
让制造业加快迈入绿色发展的赛道,就是无锡经济提质领跑的关键所在。
PART1|壹
是乍醒 求春意
现在给无锡的企业讲“绿色”,不是说“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无锡企业家的意识已经早早就从why what,转向了how what。
在找到平衡发展的路径之前,每个人都产生过紧迫感。
故事还要从2007年说起。那一年太湖蓝藻爆发,影响最大的就是太湖北岸的无锡,那时喝太湖水长大的百姓们,和太湖沿岸的制造型企业深深感受到了生态反噬带来的切肤之痛。
之后的十余年,无锡开始腾笼换鸟,从水中到陆地,开始实施大规模地治理。
别的城市都在做“加法”,但无锡只能先做“减法”。
大量的高耗能企业搬离无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反而会觉得无锡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无锡绿色产业的基础也确实是在这段历史中积累下来的——这里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家的意识能让无锡更快地进入一条“绿色赛道”。
企业的低碳转型有一个必经过程:让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再走向智能化,最后才能低碳化。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成本。
无锡的优势是,因为十五年前的这一跤,在这条路上它先行了一步。这十五年积累的智慧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成本,创造更优的发展增量。
十五年前,因为“绿经济”,无锡曾一度经济衰退,但十五年后,无锡却凭着“绿经济”重新崛起。
PART2|贰
是先兵 知路明
几个月前,位于无锡惠山的“绿色工厂”江苏毅合捷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签发认证的碳中和证书。这对无锡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根据无锡日报的报道,历史上,还没有一家无锡企业获得过这张证书。
毅合捷能获得“无锡首家”的荣誉,正是因为企业超前的绿色低碳的意识。这种大型制造业想要低碳生产,除了研发制造上采用数字化,生产环境也是影响企业碳排放的一个关键因素。
2003年,毅合捷公司在无锡成立,在建造厂房时选定了当时还比较少见的纯钢结构材料。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建筑的成本会比一般水泥料成本高,但是有二次利用价值。目前,在研发制造上,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瞄准了降碳减排,并且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全周期绿色循环。
2017年,国家工信部把绿色制造分为四类: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从这几方面的关系不难看出,打造绿色工厂是核心,它既是绿色产品的载体,又是绿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7年工信部评选绿色工厂以来,无锡几乎每年都有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到2021年,江南电缆与江苏阳光集团被获评无锡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无锡绿色供应链企业突破“0”的大关。
特别是江南电缆。
2017年,江南电缆以全省总分第二的成绩跻身国家首批203家“绿色工厂”的队伍,成为无锡进入“国家队”的绿色工厂。四年后,又以其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中压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等方法进一步帮助节能降耗。“绿色供应链企业”的荣誉,是对江南电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褒奖。
在江南电缆厂区内,“绿色工厂”的建设理念体现在一个个管理细节中。在东西两个厂区的厂房屋顶上,布满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到一年时间,这一项目就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绿色收益。
PART3|叁
是盛景 生绿荫
2021年,无锡企业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迎来了两道曙光。
在工信部公布绿色供应链企业名单后,紧接着,绿色园区的名单也随之披露。在这个名单里,无锡高新区赫然在目。
“无锡高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曾向我们透露,从“十一五”开始,高新区每年单位GDP能耗都在下降。
梳理一下无锡高新区的发展脉络,我们发现,物联网、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等“含绿量”更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始终是高新区发展的重点产业。
截至目前,无锡高新区共有7家企业获批进入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5家企业获批进入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名单。
曾有行业人士表示,要让企业自身投身绿色发展,第一点就是灌输理念,这一点做到之后,就是政府所营造的生态。
具体来说,就是在这儿的企业,看到的是周围的绿色企业,聊的是未来绿色发展。这一点,在无锡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氛围。
“十三五”以来,无锡9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累计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2021年,6家企业入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家企业入围工信部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入围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随着国家绿色园区的落地,无锡的“绿色浓度”再次有了新的提高:施耐德无锡工厂、格林美能源、深南电路……
一个个绿色工厂的建立,自然为周边的企业树立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进化样本。
像施耐德无锡工厂,企业本身以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交付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绿色工厂的打造,但它的目标不止于此。
相关负责人告诉奔流财经社,一方面,施耐德是立足无锡绿色智能制造、绿色创新示范园区的标杆企业。另一方面,它也是面向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的一个专业技能分享中心、智能制造方案赋能中心、物联网创新生态系统平台。未来,施耐德非常乐意服务于无锡企业,共同发展绿色低碳目标。
就目前来说,无锡在打造“绿色环境”上,已经为传统的企业铺好了一条平坦宽敞的林荫大道:
工信局节能处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会加快落实绿色金融政策措施,支持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项目申报“绿色信贷”。同时,会为1000家企业免费进行节能诊断。预计2022年,完成绿色工厂星级评定2000家,新增市级以上绿色标杆35家。
在产业链的打造上,无锡也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希望之景:
拿无锡唯一的“绿色园区”——无锡高新区来说,这里已经率先打造出3条绿色产业链:
第一条,光伏产业链条,年产值接近500亿元(作为中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发源地,无锡高新区形成了以尚德公司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光伏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包括单晶拉棒、多晶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光伏制造设备、辅材辅料、系统集成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第二条,动力电池链条,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区内已聚集松下能源、村田新能源、三星SDI等一批日韩知名动力电池制造商。2021年,又引进LG化学正极材料项目等一批汽车动力电池材料项目,形成了正极材料、动力电池芯、电池组件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第三条,氢能源产业链条,未来争取在氢能源的技术创新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总投资50亿元的先导集团总部大楼及半导体和燃料电池装备制造基地在高新区开工建设。2021年初,博世氢燃料电池中心已在今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也将在上半年实现小批量量产)。
有这三条产业链条,加上无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和信息软件方面的产业优势,一个充满“智慧+绿色”的产业集群赫然显现。
如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政府和投资机构共同追逐的“曙光产业”,无锡也凭借着绿色产业的基础,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零碳城市,紧接着江苏省首个零碳产业园也落地无锡……每一个“率先”、“首个”都传递着无锡这座城市的底气与信心。
放眼无锡,新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明星产业正在助力无锡圆梦。这个关于幸福的绿色之梦,正卧在太湖湾的青山碧水之中发光发亮……
来源:奔流财经社公众号
作者:王歆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