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全球报资讯】不要耽误最佳康复期!上海推动在“家门口”建康复站点

​上海残联     2023-04-24 16:18:23

很多中风、偏瘫人员受条件限制往往难以做到医治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耽误了最佳康复期。奉贤、青浦等区率先将康复站点落地社区,方便伤残人员在“家门口”康复训练。不少中风、偏瘫人员经过“家门口”康复训练后已经恢复手脚等功能,开始正常生活。

据悉,今年1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推进康复医疗服务。市残联康复处负责人指出,建立社区康复站点,是为了贯彻市政府要求,帮助有需求的人群消除功能障碍,顺利回归家庭与社会创造条件。“我们鼓励更多区建立社区康复站点,让更多伤残人员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康复服务。”

康复训练需求逐年增加


【资料图】

奉贤区残联的调查表明:2023年1-3月底,该区持证残疾人20950人,其中,肢体残疾9868人,占全区持证残疾人总数的47.1%。2023年1-3月底新增持证肢体残疾人106人,其中47人有康复训练需求,需求率达44.34%。青浦区残联伤残人员情况和康复训练需求反映出同样的问题。

多个区的残联康复科工作人员透露,需要康复训练的大都是因脑梗、车祸等造成中风、偏瘫等功能障碍人员,由于经济条件等限制,疾病治疗后无法得到正规、及时的康复训练,耽误了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

奉贤、青浦已在社区建康复站点

2017年,奉贤区残联在青村镇姚家村试点建设康复站,一年中康复站已为354名村民提供康复服务。截至2022年,该区已经建成42个村居委康复站点,为社区有康复需求的伤残人员提供服务。今年,奉贤区将“新建15家基层康复服务站”纳入区政府实事项目,同时计划到2025年,争取站点数增加近一倍,达到81个。到2025年,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到98%。

青浦区结合新时代幸福社区建设,现已建成社区康复站点近百个,计划明年建成200个,在此基础上同步完善康复站点服务制度。

据了解,已经建成的康复站点大都根据社区条件、环境、需求确定建设规模并配置康复器械。其中奉贤区康复站点建设较为完善,42个站点分别配置康复器械34种,服务时间也已从开始时每周一、三、五上午,调整至目前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半至11点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治疗师每月两次进站点为康复人员进行康复指导,站点还为定期康复人员建“一人一档”档案。青浦区建在幸福社区内的康复站点,面积大都在10平米左右,平均配置康复器械6种,以及部分常用残疾人辅助器具。

“感谢康复站为我们训练提供便利”

天鹅湾康复服务站是奉贤区较早建立的康复站点之一,该康复站位于奉贤区奉浦街道天鹅湾居委会,其周边有树园新里小区等多个居住小区,康复需求的社区居民较多,该康复服务站于2020年建立以来,每天接待定期康复人员6至9人,不定期康复人员20多人。

据该站服务人员顾陈花介绍,目前站内配置的康复器械包括空气压力波、放松按摩仪、红外线理疗床、微电脑穴刺激仪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治疗师每月来两次,为来站康复人员进行康复指导,而职业助理医师每天都会来。”

顾陈花翻开每天记录的档案资料介绍说,对于中风、偏瘫等治疗后需要每天来站的康复人员,她会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也会将康复治疗师指导情况记录在册。潘大妈今年73岁,她在2021年7月因为腿关节、肩关节、手关节等疼痛来站进行康复训练,经过针灸理疗以及康复训练,她的关节疼痛大为减轻,目前已经不属于需要每天定期来站的康复人员,但她还是会经常来站进行训练。潘大妈感激地说:“感谢康复服务站为我们训练提供便利。”

上海残联

X 关闭

青年工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邮箱:39 60 291 42@qq.com